一
东莞市东资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东资人才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03年9月24日,是东莞市本土唯一一家专业的市属国有人力资源公司,为把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党员干部组织起来,把优秀人才聚焦起来,2023年12月,东资人才公司成立党支部,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资产经营公司“三四五”党建工作模式,创建“红心聚人才”党建品牌。
二
东资人才公司党支部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人才”为抓手,系统推进聚心、聚智、聚能、聚效“四聚工程”,不断增强干部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暖心感”、“成就感”作为“红心聚人才”的党建品牌的核心内涵,助力东莞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以思想聚心,不断增强干部人才“认同感”
一是初心课堂“集中学”。人才公司党支部积极打造初心课堂,认真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按照“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月集中研讨一次”的工作标准,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二是体验课堂“深入学”。用活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到国企力量展厅、红色主题党建影厅、公共资源教育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解读国企历史、学习党史金句、开展廉政教育,拓宽教育载体、优化教学模式,引导青年人才铭记历史初心,敢于担当作为。
三是调研课堂“行动学”。积极探索研究做好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针对业务发展的瓶颈、堵点, 加强与政府、高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与需求上的沟通衔接,主动前往东莞理工学院、智通人才市场调研,将调查研究工作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紧密结合,以高质量调研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以人才聚智,不断增强干部人才“归属感”
一是聚焦人才需求,打造管家式人才服务。聚焦东莞市人才需求,结合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同步提供了人才生命周期培养评价,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合作,探索开展职业技能社会化评价工作,依托东莞理工学院、市人社局高技能训练中心等平台,组织政府、国企、民营企业等从业人员,大力开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职称考评等各类培训工作,为东莞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聚焦产才融合,打造创新人才生态圈。主动对接人才发展链、企业成长链的核心需求,与劳动力输出地对接,与当地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协议,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立长效就业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园区企业之间的互补和协同,丰富中小企业产业链,致力为东莞引入大批产业工人。
三是聚焦招才引才,打造人才发展蓄水池。承接市有关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参与2024年东莞城市人才品牌推介会(成都站)、“名企名校行 校园东莞日”(广州站)、2024 年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等活动,为东莞招引更多优质人才贡献力量。
以人才聚能,不断增强干部人才“暖心感”
一是开通人才服务快车道。强化人才对接与人才引导作用,针对技能人才缺乏等难点问题,依托东莞理工学院、市人社局高技能训练中心等平台,联合广东省研途品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左也咖啡(东莞)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东莞市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职能技能竞赛《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被列为后备项目,助力健全我市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二是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参加武汉大学举办的“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武汉地区推介交流会,会上与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座谈交流,发挥人才发展资源互补优势,为长期性、深层次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党支部切实把“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与重点难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党员干部定期走访调研,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主管部门沟通,多渠道多维度解决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困难问题,推动东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以人才聚效,不断增强干部人才“成就感
东资人才公司党支部聚焦“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引才工作号召,收集汇总各类人才信息,主动对接各类市场主体需求,从“如何认定、用工风险、档案管理”三个层面通过一站式服务,从引进人才向成就人才延伸,赋能东莞人才发展。
开拓人才测评新业务。与上海诺姆四达集团合作,引入其先进的人才测评系统和模式,帮助企业从人才招聘到人才管理多环节全面了解候选人和员工的能力、素质等信息,为企业人才引进和选拔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开拓人才背调查业务。开展人才背景调查业务,向全国唯一可进行数据交易的深圳数据交易所购买有关数据,利用其专业大数据做背调平台,高效、全面地对员工学历、工作履历、个人信用等信息进行核查,为企业有效规避用工风险及监管违规行为。
三
2024年上半年,东资人才公司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奋进,主动对接国内高校6家、20多家企业,奔赴一线开展人才政策宣讲、收集人才数据、现场答疑人才政策等活动5场次,为企业排忧解难,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先后获得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证书和“莞职导”工作室称号,实现了“3个转变”提高东资人才服务工作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一是人才工作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转变。围绕加快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技能潜力和匹配度,推进人才服务业主体多元化发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优势资源,配置人才服务‘一盘棋’,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认证、培训、服务”一站式优质服务。
二是人才服务“独立更生”到“合作共赢”转变。发挥党建聚合力作用,公司各部门与镇街各部门建立相应的业务关系,开展一系列的党建共建活动,协调联动,群策群力,建设人才“连接器”,从服务平台、服务模式到服务渠道进行探索和创新,合力推进人才服务工作。
三是人才对接从“闭门造车”到“平台对接”转变。东资人才公司持续推广校企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逐一落实和推进高校合作内容,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让人才东莞的直通车更加畅行无阻。
四
根据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东资人才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在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上持续发力,推动党建品牌打造与推进党支部建设、业务工作从浅融到深融,在东莞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的道路上贡献东资人才力量。
供稿、编辑:东资人才公司
审核:行政综合部